课程编号: 18121025 大纲执笔人:冯成志
课程名称: 《实验心理学》 大纲审批人:范庭卫
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Psychology
课程学时: 72 实验学时:36
实验室名称:教育与心理综合实验室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能深刻认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了解心理学史上的重大实验以及当代研究的新方法,能看懂和评价科研论文,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程序和规范,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技能,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名称、型号 | 数量 |
反应时运动时测定仪EP206 | 5 |
可调速混色轮EP402H | 5 |
似动现象研究装置EP502C | 5 |
动作稳定测试仪EP704 | 5 |
双手调节器EP711 | 5 |
镜画仪EP715 | 5 |
迷宫EP713 | 5 |
两点阈测定仪EP506 | 5 |
长度和面积估计器EP511B | 5 |
声光反应时测定仪EP204 | 5 |
时间知觉测定仪EP504 | 5 |
速度知觉测试仪EP509 | 5 |
敲击速度测试仪EP703A | 5 |
学习迁移测试仪EP804 | 5 |
记忆广度测试仪EP805 | 5 |
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目的要求 | 学时分配 | 实验类型 | 每组人数 | 必开、选开 |
1 | 棒触迷宫 | 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 | 2 | 基础性实验 | 3人 | 必开 |
2 | 皮肤两点阈 | 学习确定心理实验中变量范围和间距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和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 2 | 基础性实验 | 2 | 必开 |
3 | 长度差别阈限 | 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4 | 颜色混合实验 | 表征颜色混合及其规律,并对简单的配色公式做初步解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5 | 深度知觉 | 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 | 2 | 基础性实验 | ||
6 | 似动现象 | 学习似动现象的研究方法,掌握似动现象的基本规律,分析影响似动现象产生的时间与空间条件 | 4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7 | 时间知觉 | 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8 | 速度知觉 | 测定人的速度知觉,学习使用调整法测定差别阈限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9 | 选择反应时间 | 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的方法:了解选择反应时的特点;了解选择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的区别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10 | 动作技能学习 | 学会分析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学习绘制学习曲线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11 | 动作技能迁移 | 检验右手镜画练习对左手练习的迁移作用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12 | 瞬时记忆 | 证实瞬时记忆现象,认识其性质;了解部分报告法和延迟报告法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选开 |
13 | 短时记忆 | 学习用回忆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广度;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提取机制 | 4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14 | 内隐记忆 | 学会用知觉辨认的方法研究内隐记忆,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选开 |
15 | 动作稳定性 | 学习使用测定动作稳定性的仪器,测量简单动作的稳定性,检验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必开 |
16 | 注意集中 | 验证注意的集中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作用,评定注意集中的能力 | 2 | 基础性实验 | 3 | 选开 |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六、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本门课程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应包括对报告内容的要求)
标准的心理实验报告由七个部分组成: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以及参考文献。
题目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因此必须简洁明了。它应该是对论文的主要观点的概括性总结,包括所研究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APA 格式所规定的题目长度为10-12 个单词;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中文期刊的题目则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够让读者迅速总览论文的内容。并且,与题目一样,摘要也是各种数据库中常见的检索对象。一篇好的摘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信息。(2)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对所有的缩写、省略语和特殊术语做出说明。(3)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并尽可能地简洁。APA格式规定的摘要长度不能超过120 个单词;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中文期刊的摘要则一般不超过300 个汉字。
引言往往包括提出问题、说明研究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等3部分内容。(1)提出问题。在正文的开始部分用一段文字提出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描述研究策略。(2)说明背景。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但并不是毫无遗漏地进行历史性回顾。(3)阐明目的和理论基础。提出了问题和说明了背景情况后,接下来就要说明具体的研究。在引言的最后一段,要定义变量并对研究的假设做一个正式的说明,这些有助于增加论文的清晰度。在写引言的结束部分时,要记住以下问题:我打算操纵什么变量?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以及为什么我期望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期望它们”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应该是明确的。并且还要清楚地说明每个假设的理论基础。
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说明你对变量的处理过程。这部分一定要写得清楚、完整,尽量告诉读者他们需要知道的每件事。通常方法部分被分成三个带标题的层次,这些层次包括被试、仪器(或材料)及程序。
对数据的收集过程及所使用的统计或数据分析处理进行总结,这是结果部分的任务。在该部分中,你要向读者说明主要的结果或发现,尽量详细报告数据以验证结论。
讨论是一篇文章中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在这里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特别是与你的初始假设有关的结果。你可以自由地检验、解释和描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推论。
参考文献写在文章的结尾处。文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资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注明,并列入参考文献表中;而且,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章或著作也必须是在文中引用过。参考文献表应是简短的,并是对相关文献的准确引用。通常,参考文献中所列出的文章或著作中应该包括该领域最近发表的论文和一些重要的前期研究。
2、考核方式
(1)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七、实验教材、参考书
1、 教材: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参考书: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